时评丨共绘城市幸福底色
2023-04-27 15:07:25 来源: 安阳融媒
关注河南热线

编者按: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最近,我市的很多项目工程及惠民举措,无一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不论是市政建设、就业增收,还是城市管理,城市的各项工作都从群众的需求出发,优先解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,通过解民忧、纾民困、暖民心,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共绘城市幸福底色

让城市的“里子”靓起来


(相关资料图)

高咪

据本报报道,针对主汛期可能出现的城市内涝问题,我市相关部门未雨绸缪,对超期服役的老旧管网进行更换,对易涝路段上管径偏小、收水能力不足的排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,畅通城市地下“动脉”,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,这是补短板、顺民心的务实之举。

/format/jpg">

文明大道与彰德路交叉口附近雨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(安阳融媒记者 李慧 摄)

近年,我市的公园、游园逐年增加,老旧小区、棚户区改造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……吃穿住用行,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,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,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,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当前,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。作为城市的“脸面”,基础设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必备条件和硬性指标,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近年,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,切实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但同时,我们要认识到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工程,此外还有一些弱项、短板亟待破解。比如,道路升级改造后,路边的窨井盖、人行道地砖、地下排水是否完善?城市高楼修建后,居民的活动场所、绿地空间是否有保障?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需求还存在哪些“不适应”?这些既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,也是城市基础建设需要完善的地方。

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“里子”,也是城市的“良心”。地下管网、防洪排涝、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“深藏不露”,却影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,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数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必须要协调好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的关系,要将城市建设与群众所需所盼相连接,不能“重面子、轻里子”“重地上、轻地下”“只管建、不管修”。此外,还要将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,综合考虑经济需要、安全需要、生态需要、生活需要,坚持生态优先、以人为本,多从百姓的需求出发,算好经济账、民生账、长远账。

提升城市颜值,居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道必答题,也是一场接力赛。我们要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,坚持以人为本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久久为功,让城市更有品质与活力,居民生活更加舒适、美好、幸福。

产业富民要选准方向

高倩

春暖花开,去林州旅游的人明显增多。在石板岩镇上坪村,云述山居民宿融合了餐厅、会议厅、读书吧、茶室、观景台、手工作坊以及农耕田园区等功能与服务。依托这一项目,每年上坪村村集体和村民都可以分红,部分村民还实现了就业,预计今年的收入可以翻倍。

/format/jpg">

上坪村云述山居民宿(安阳融媒记者 郭荣 摄)

太行大峡谷高唱富民进行曲的背后,是当地推行“村社合一”模式,结合各村资源,发展特色产业,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、文旅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,实现了家家是股东、人人能分红。在我市,还有很多依托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、以就业提升群众收入的成功案例,如内黄县六村乡依托蒲公英试验田种出“新希望”;龙安区以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产业田园品牌;林州市依托绿水青山吃上了“生态饭”。事实证明,产业富民需要我们因地制宜、选准方向。

产业富民还应打造特色品牌,形成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。如山西省吕梁市,从2022年开始打造“吕梁山护工”特色劳务品牌,之后当地实施“一县一品牌”战略,打造了一批地域鲜明、行业领先、技能突出的领军劳务品牌,去年还打造了体现地方特色、市场知名度高、竞争优势突出的就业特色小镇,共带动就业3万余人。近年,我市重点培育发展了很多产业,涉及很多领域,我们可以依托这些地方特色产业,做优做强,以产业带动就业,提高经济效益和群众收益。

要实现产业富民目标,我们要重视人才,落实好就业帮扶与人才培训政策,如通过开展精准培训,让更多人有能力就业,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。今年,我市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建设工作方案提出,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万人次以上,精准实施十大培训专项,精准对接产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,开展订单式、定岗式、套餐式、项目制、冠名班等培训,加大急需紧缺、高精特新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供给,全面提升培训精准度、人岗适配度,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深度融合。

就业是民生之本、财富之源。产业发展是增进就业的有效途径,一个特色产业带活一方经济、富裕一方百姓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因此,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优势产业,以增强地方吸纳就业的能力,让更多群众能够安居乐业,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满。

公共机构停车场对外开放彰显为民情怀

邓娴

为了迎接“五一”假期旅游高峰的到来,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现有社会停车资源,缓解市区“停车难”,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于4月23日印发文件,要求市区各行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内部停车场“五一”假期对外开放。

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,“停车难”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。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期间,“停车难”的问题更加突出。“五一”假期即将到来,安阳这座旅游之城必定会迎来八方宾客,车流、人流的陡增会让停车更难。一方面是人们对休闲旅游的向往,一方面是城市空间资源限制下的停车难题。缓解这两方面的矛盾,对外开放公共机构停车场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行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等对外开放停车场,彰显了为民情怀。我们知道,行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等有自己独立的空间,公共机构对外开放停车场后,群众可以到行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大院停车,缓解了“停车难”,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。最重要的是,公共机构对外开放停车场后,打破了一墙之隔,让群众可以走进行政机关,拉近了群众和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的距离,提高了民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是落实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。

/format/jpg">

/format/jpg">

/format/jpg">

公共机构对外开放停车场在我市不是第一次。去年2月,市党政综合楼大院,市人大、市政协机关大院在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对市民开放,大家可以免费停车。市民可以在政府大院内参观游玩,展现了机关单位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。以人民为中心,本该有一切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的情怀和包容的格局。群众的需求在哪里,我们解决问题的导向就该指到哪里。如道路大修导致通行不畅,多部门联合发力解决难题。从群众需求出发,为百姓谋福利,就能得到群众的赞许。

水有源,故其流不穷;木有根,故其生不穷。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,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汇聚发展动力。我们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增进民生福祉,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。

责任编辑:hN_27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