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安阳 > 正文
焦点简讯: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丨安阳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侧记​
2022-07-05 05:40:58 来源: 安阳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为了大地的丰收(携手共建美好家园)——安阳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侧记


(资料图片)

安阳日报记者 耿继军 王都君

去年7月,一场特大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,对安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,全市启用5个蓄滞洪区,9个县(市)区135个乡(镇)2831个行政村受灾,水毁农田总面积7.25万公顷,2.07万公顷良田沦为一片汪洋,3.97万公顷农作物颗粒无收,农业经济损失达16.54亿元。

近一年间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战斗”持续进行,我市抓排涝、抢农时、密播种、重管理,灾后恢复重建步伐逐步加快,农业生产得到有序恢复。

如今,金灿灿的小麦实现了颗粒归仓,夏粮丰产丰收已成定局。从一片汪洋到一片金黄,我市跑出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的“安阳速度”,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。

“去年7月,地里积水有2米多深,直到11月,有的地方积水还没完全退去,小麦也种不上。”6月27日,在安阳市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,瓦店乡种粮大户王保顺指着自家麦田回忆起那场洪水,仍心有余悸。

“面对重大灾情,我市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,及时开展‘干群齐上阵,抢收播麦保民生’专项行动,实现了秋粮收获大头落地,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稳定。”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吉福兵介绍。

农时不等人,为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,我市迅速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以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为示范,引进河南瑞通集团公司,探索“EPC+O”建管新模式,按照建设标准化、装备现代化、应用智能化、经营规模化、管理规范化的要求,全力打造河南一流、国内领先的高标准农田升级版,在危机中育新机,于变局中开新局,真正把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落到农田里。

以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项目区为例,我市对该项目总投资3.869亿元,建成两个科技服务中心、6个科技园区,高标准建设“一路两沟”132.93公里,通过换填路基、升高路面,田间路网达到二级防护作用。两侧生态透水沟渠与项目区内茶店河、洪河、汤河相通,通过新建智能灌排站,在确保洪水快进快出的同时,实现以地表水为主、地下水为辅的“双水源”灌溉体系,铺设地埋管道576.5公里,建维机井1277眼,统筹运用固定式、自走式、平移式、旋翼式、桁架式、自动伸缩式、中心支轴式和低压管灌等8种高效节水灌溉模式,即时实施精准灌溉,形成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浇、涝能排”的良好生产格局。

“以前浇1000亩地差不多要开一二十个井,现在智能远程控制,在家拿着手机就能完成浇地,相比人工浇地,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。”当日,站在自家地头,王保顺笑呵呵地说。

安阳县瓦店乡、汤阴县菜园镇两个核心区,基于物联网搭建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,融入智能灌溉、可视农业、病虫害预警防控等多项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系统,通过智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,对14万亩示范区全域进行精准控制和实时监测。

我市还创建地力提升新模式,组建老区土壤医院安阳工作站,引进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方案,推广使用“三土三方”新技术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后,新增粮食产能约2500万公斤,新增排涝达标面积14万亩,年节水996万立方米,节肥2350吨,农药使用量下降6%,耕地质量等级、粮食产出能力、抗灾减灾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都得到了提升和增强。

目前,我市水毁农田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修复面积4.45万公顷,占全部水毁农田面积的六成以上。

“近一年来,我市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,科学谋划、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,攻坚克难确保粮食安全,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创建走在了全省前列,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效果比较明显。当前,全市夏收工作已基本结束,秋作物播种也大头落地。下一步,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突出工作重点,强化工作措施,倒排工期、‘挂图作战’、台账管理,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建设进度,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建设任务,持续提升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,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何辉表示。

责任编辑:hN_0509